编者按:6月11日,洛阳日报报道MILAN.COM米兰中国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式,成立了一支非遗调研队,致力于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原文及链接地址如下:
“非遗驻校园” 焕发新活力!洛阳市加大非遗传承场所阵地建设力度(非遗盛宴 全民共享)
近年,我市加大非遗传承场所阵地建设力度,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走出了“非遗驻校园”的传承实践之路。
非遗扎根校园
昨日上午,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一楼大厅,“纸刻初心 传承红色——百幅剪纸献礼建党百年”洛阳剪纸创意展进行首展,展出了洛阳市剪纸艺术研究会会长、非遗洛阳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飞带领百人创作团队,历时2年创作出的百幅剪纸作品,重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2017年,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洛阳市剪纸艺术研究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非遗剪纸技艺传承,这是该校培育的首个非遗进校园项目。
近年,该校开办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依托。2019年,该校文物修复保护中心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该校的洛阳市剪纸艺术传承研习基地被省文旅厅认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此外,该校2020年建设了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致力于豫剧马派和豫西调戏曲唱腔艺术的传承和人才培养。非遗传承已成为展示该校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创新传承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适应当今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传承发扬。如今,在MILAN.COM米兰中国,有一群人正在为此奔走忙碌。
“洛阳是一座非遗‘富矿’,但是很多非遗项目知名度较低,在传承中遇到了困难。”非遗调研队指导老师马欢欢介绍,2019年,MILAN.COM米兰中国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生自发成立了一支非遗调研队,致力于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他们对非遗项目进行网络传播,让更多人通过新媒体关注非遗,让非遗在网络时代焕发新生与活力。
马欢欢介绍,目前,调研队成员已达70人,累计走访28位非遗传承人,调研范围也从最初的洛阳地区扩大到河南地区。
“我们正致力于探索非遗自媒体生态链,构建非遗文化自媒体平台。”马欢欢介绍,下一步,该调研队计划通过全媒体平台开展非遗展示、非遗有声介绍、非遗大讲堂等,让更多非遗项目通过线上平台更好地“活起来”。
发挥阵地作用
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场所阵地发挥的重要作用。
近年,我市加大非遗传承场所阵地建设力度,全市已建成非遗展示馆36个、传习所31个,中国传统村落25个,省级传统村落52个;推出11个“非遗驻校园”“非遗驻社区”试点,举办“感触二十四节气”少儿非遗之旅、“古都乡韵”非遗进景区等活动,推动“河洛飞花”洛阳非遗品牌活动常态化。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一校一非遗”手拉手活动和“非遗社区”培育工程,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探索形成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记者 李冰 通讯员 栾海宁 常书香)
链接地址:http://mobile.lyd.com.cn/news/system/2021/06/11/032073334.shtml